更新时间: 2024-08-06
清远:推广杂优生鱼养殖技术
时间:2011-01-10 10:40:00 来源: 中国水产门户网
生鱼,是南粤广东人习惯对鳢科鱼类的称谓,寓生生不息之意,该鱼还有其它诸如黑鱼、乌鱼、斑鱼和山斑鱼等地方名,其中像黑鱼等是北方省份人对该鱼的称呼,其中也蕴涵某种感情或情绪。根据《广东淡水鱼类志》记述,鳢科上属攀鲈亚目,下辖1属即鳢属,鳢属由乌鳢、斑鳢、月鳢和宽额鳢4个种构成,其中乌鳢主要分布于长江水系,广东颇为少见;而斑鳢广泛分布于珠江和海南岛各水系;月鳢即山斑鱼分布于广东各水系中上游山溪;宽额鳢只分布于海南岛各水系。
鳢科类鱼类鱼体延长,前部近圆筒状,**长体长能达50厘米以上。该鱼体表呈灰黑色,腹部灰白色,**特点是身上有黑色斑块,性凶猛,以鱼、虾和昆虫为食,属典型的肉食性鱼类。该鱼生存能力强,能借助鳃上腔中的副呼吸器官直接呼吸空气,能在混浊或缺氧的水体中生活,甚至在潮湿的淤泥中也能生活一段时间。
过去,水产养殖技术落后,水产品数量短缺,在水产养殖以青、草、鲢、鳙等传统家鱼为主要养殖品种的年代,该类鱼类一直被当作大型野生有害杂鱼加以清除,但是瑕不掩玉,该类鱼的优良品质尤其是药食滋补功能,一直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在我国南方地区,特别是在广东、广西和香港、澳门一带,生鱼一向被视为妇女产后或病人初愈之后用于身体康复的滋补品,得到广泛欢迎和推崇。因此,2000年以来,珠江三角洲塘鱼主产区渔农户开始尝试利用人工孵化的鱼苗进行单养或以幼鳢为搭配品种与家鱼与成鱼养殖塘中混养取得成功,成为发展生鱼人工养殖的发端起点。
清远市是广东省辖下21个地级市之一,地处广东省的中北部、北江中游;总面积1.9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10,是广东地域面积**的地级市,总人口408万人。该市境内高山、峡谷、河流众多,渔业资源丰富,发展渔业尤其是水产养殖业条件优越。
2009年以来,清远市畜牧水产技术推广站从当地渔业生产实际出发,独辟蹊径,通过杂交繁育、养成试验、模式示范和推广应用,将发展杂交生鱼高密度集约化养殖作为渔业发展的突破口,努力打造当地渔业新亮点,取得显著成效,值得其它地方学习借鉴。
一、组织实施单位
清远市畜牧水产技术推广站是一个行政上隶属于市农业局的正科级事业单位。长期以来,该站主要从事水产养殖新品种引进、新技术试验、新模式示范和推广,指导全市发展水产健康养殖,开展鱼病防治和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组织实施渔业防灾减灾工作,为渔业发展提供产前、前中、产后服务,深得广大渔农群众欢迎。该站现有职工10人,技术人员8人,占总人数80%,其中工程师3人,助理工程师4人,长期在渔业生产**线从事水产养殖工作,拥有系统的专业技术和丰富的渔业生产经营管理经验。更难能可贵的是,市畜牧水产技术推广站拥有一个占地160亩水产良种试验场,其中池塘面积100亩。该养殖场位于清远市清城区东城石板,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且无污染,水质清新,符合无公害水产品养殖条件。该试验场拥有较系统、完善的供电、排灌和道路以及交通等渔业基础设施,为成功开展杂交生鱼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 推广指导思想
长期以来,由于生鱼一直处于野生状态,且品系繁多,品质参差不齐,正是因为这样,目前生鱼养殖主要集中在水产养殖技术较发达的珠三角塘鱼主产区,像清远地区虽然宜渔水域广阔,水产养殖发展迅速,但是生鱼养殖尚未起步,只有零星养殖,未形成规模,给发展生鱼养殖制造了一点难度,但是其中潜藏的商机却是不言而喻的。
清远市畜牧水产技术推广站决定以生鱼养殖无突破口,打造渔业发展新亮点,指导思想是抢占生鱼养殖技术制高点,高起点、高标准,开展杂交生鱼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模式试验、示范和推广。
(一)攻克难关。从该鱼养殖源头上开展技术攻关,力克生鱼苗种繁育关,实现苗种优质化。因为只有掌握该技术才能给发展生鱼养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杂交生鱼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才能顺理成章地发展起来。而在鳢科鱼类4个品种中,只有原产于长江水系的乌鳢和珠江水系的斑鳢具有产生杂交优势的可能性。就此,他们通过反复论证,以原产地山东、湖南等地的雄性乌鳢为父本,广东斑鳢为母本,通过杂交技术成功选育出子一代优良品种。远缘杂交优势明显,和普通生鱼相比,杂技生鱼新品种在生长方面具有速度快、抗逆性等强特点,更重要的是该品种鱼类品质得到提高,肉质更细嫩、味道更鲜美、风味更独特,营养价值更高。
通过该方式选育出来的杂交生鱼不但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高档名优淡水鱼类,而且更是一种营养全面、肉味鲜美的高级保健食品。杂交生鱼肉色洁白,肉质细腻,骨刺少;营养价值很高,每百克鱼肉含蛋白19.8克,脂肪1.4克,碳水化合物1.2克;味道鲜美,风味特别。按照传统中医养生理论,该鱼具有补脾利水、去瘀生新、清热祛风、补肝益肾等功能,是幼童、孕妇、老年人及手术后患者康复的滋补珍品,具有广泛需求和众多的消费群体,市场需求广阔。
(二)优化组合。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已经掌握“八字养鱼经”这样科学系统的淡水鱼类池塘养殖技术,在此基础上可以继续提高和完善,另一方面就近学习借鉴珠江三角洲塘鱼主产区生鱼高产高效养殖技术。加上成功的苗种繁育技术推动,通过提高、完善以及引进、消化、吸收、综合、集成、优化,很快就可以形成系统且极具可操作性的杂交生鱼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技术,通过示范、推广和普及,杂交生鱼高密度集约化养殖就在全市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成为该市渔业发展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