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详情

    七星鱼(星斑鱼)

    发布时间:2024-08-06

    七星鱼学名叫月鳢,俗称七星鱼、称星鱼、花星鱼、山斑鱼、点秤鱼、中公鱼等(各地叫法有所不同)属硬骨鱼钢、鲈形目、属鳢科、据不完全统计该科鱼大约有30多种,我国鳢有8种。目前已作为养殖的对象有月鳢、乌鳢、斑鳢三种。上述三种无论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等都有不同的差异。月鳢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广东各水系中上游山溪和海南岛各水系分布较多,广西、江西、福建、云南和湖南等也有分布。人工养殖近几年来才开始推广,已为人们所接受,它是我国重要出口水产品。
      月鳢是鳢科鱼类中**有经济价值的淡水鱼类,有“鱼中珍品”之称。其营养丰富、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它是高蛋白、低脂肪的美味食品,能养血滋阴益气强身,补心通脉去热补精。并有促进愈合伤口等作用。在东南亚及港澳地区有很高的声誉,被誉为极中补品,同时又是煲靓汤的材料,它有清热解毒、拔毒生机的功效,极为广大群众所喜爱。
    月鳢鱼养殖特点:生长快、产量高;生活力强,对不良的水质、水温和缺氧的生活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力;**少,发病率低、活鱼运输方便等。我国淡水水域辽阔,广大农村有无数堰塘、畜水池、浅水池、水塘及小型湖泊,同时也可以利用房前屋后、五边地作为养殖基地,一举两得,既能充分利用土地,又能为集体和个人增加收益,是一条益国益民的致富途径。
      目前我国的七星鱼**国内外市场,供不应求,价格 昂贵,是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在国内外极负盛名,需求日益递增,中央电视台,广东电视台、南方日报都为此作了大量的报道,珠江台“摇钱树”节日曾作多次播放。可见养殖七星鱼大有前景。
    过去人们对月鳢的价值没有充分重视,没有很好开发,不能形成大批量生产,只是局限于捕捞野生资源和进行少量人工养殖。月鳢蛋白质含量高(肌肉干物质粗蛋白含量达79.25%),肉质细嫩,骨刺小,味鲜美,具有滋补、收肌、活血、壮阳等多种药用价值,特别对外科手术病人食用后能加速伤口愈合,深受广东、港澳及东南亚市民的欢迎。近二、三年来,在广东、广西等地,许多养殖户进行了大量养殖,形成批量生产,经济效益相当显著。
      
      七星鱼的优越性
      
      七星鱼性格单纯、易养殖、病害少、耐寒冷、耐氧、不需氧机、不易跳跑,一般塘基高离水面有0.4m就可以放养,他喜欢阳光充足或黑暗的山沟池塘养殖,七星鱼个体细小、食量少,养殖500克重成品鱼,需要2000克冰鲜鱼饲料,同养殖本地塘虱鱼食量一样,放养六至七个月就可上市,平均每尾达到150克以上。
      
      一、七星鱼的分类地位及形态特征
      
       1.分类地位及分布
      
      七星鱼隶属于鲈形目鳢科。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湖南、江西、及湖北省的少数地区。
      
      2.形态特征
      
      七星鱼头大、吻短、口宽、鼻管粗,体披中等大的圆鳞,眼中等大、眼间隔宽凸,背、臀鳍基部长,胸、尾鳍圆形。七星鱼体型以乌鳢,长圆筒形,与乌鳢不同之处主要为:七星鱼无腹鳍,侧线在臀鳍起点上方处折断。七星鱼尾鳍基部两侧各有一个白色边缘的黑色圆斑块,头和体背为绿褐色或灰黑色,腹部灰白色或浅黄色,体侧沿中部有7-10条“<”形灰色斑纹,全身均匀地分布灰白以小斑点,雄鱼在生殖季节,斑点更闪亮。其主要性状为:背鳍44-47,臀鳍28-31,侧线鳞53-59,侧线转折前鳞20-21,后侧线鳞31-33,体长为体高的5.4-6.2倍,为头长的3.7-4.2倍。

    1.鱼塘选择,水路交通方便,3-5亩,水深1m左右的鱼塘放养。
      
      2.鱼苗选种培育,关系到养殖成活高底重要问题,产量、经济收益问题,一定选择纯种、优质、无病的鱼苗,规格一般(3-4)公分放养,由于七星鱼个体单重较小,要求以高密度达高产,每亩放养1万-2万尾为宜。
      
      3.放养前,做好鱼塘消毒工作,后投放鱼苗,消毒每亩用生石灰50斤,茶芙50斤,培肥水质,保持水质透明度25-30%,水深50公分,消毒后在鱼塘的一边拦网0.5至1亩水面积准备鱼苗标粗,培育有(6-8)公分规格,点好鱼苗数量,拨网放进大塘养殖。
      
      4.鱼苗喂料方法很重要,做好定点、定时、定质、定量投喂,用鱼胶机把冰鱼胶碎混合鳗饲料,用手胶成团投喂,每隔7-8天混合药物,每万尾计,退消散(10)包或利特灵10粒喂鱼苗。
      
      5.注意对流气候变化,如有大暴雨,因为雨水含酸性,对鱼苗造成不同程度影响,雨过后用生石灰每亩30斤,中和水质,或孔雀石绿每亩用50克-100克泼水。
      
      四、鱼中期管理
      
      1.七星鱼生长50克-100克重时,这段时间生长**快,一定做好防治病、水质管理、防逃跑以及日常工作。
      
      2.定饲料质量,定食量,以可以设置饲料台定位投喂。
      
      3.饲料投喂,七星鱼在50克以上,冰鲜要破碎切粒投喂,每天检查吃食情况,以便调整投喂量,防止浪费,日投饵量约为鱼体重的5-8%,人工配合饲料的粗蛋白含白量要求不低于40%。
      
      4.七星鱼在高温天气,发病**为普通,所以每隔15-20天消毒一次,防止鱼病发生。
      
      五、后期管理
      
      1.七星鱼生长100克-200克,这段时间,食量开始减弱,药物减轻投放。注意调控水质,水质不绿色,要施有基肥,例如:白花草、花生芙等,保持水质30%透明度,确保七星鱼无病上市。
      
      六、进入越冬工作
      
      1.七星鱼为广温性鱼类,生存水温0-40℃,生长水温为13-30℃,**生长水温为15-28℃,摄食水温为13-30℃,当水温降低到10℃时,七星鱼开始停止摄食。冬天寒冷季节,七星鱼多潜入洞穴或钻入泥层中越冬。
      
      2.做好七星鱼防寒工作,在鱼塘四周加水葫芦。水葫芦占1/10水面为宜。
      
      3.鱼塘要一次切底严格消毒工作,防治七星鱼的水霉病发生,提高成率。
      
      七、鱼病防治
      
      七星鱼抗病力强,在养殖过程中发病较少,但还要坚持做好以下鱼病防治工作。
      
      1.每10-15天用生石灰轻度消毒水体。
      
      2.发生细菌病时,用0.5ppm的呋喃唑酮或1pp的漂**全池泼洒。
      
      3.寄生虫病用0.5 ppm的晶体**或0.7ppm的流酸铜,流酸亚铁合剂或25-40ppm的福尔马林全池泼洒。
      
      4.水霉病用2ppm的孔雀石绿浸泡鱼体5分钟。
      
      5.兰鳃病、黑头病,用莉特灵、解热散。

      

    分享:

    【扫码关注我们】

    Top